法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石,更是企业发展的“定心丸”。
“十四五”以来,阜阳市律师行业紧扣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创新构建企呼律应“三全”法律服务模式,以“主体全覆盖、对接全方位、产品全周期”的精准服务,将法治保障嵌入企业发展各环节,为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主体全覆盖,织密法治服务网
协同联动划好“服务圈”。在阜阳市司法局统筹引导下,阜阳市律师行业主动联动发改委、工商联等部门,深入摸排全市市场主体分布与需求特征,建立动态更新的“企业法律服务台账”。从四大产业集群、“6849”产业到各类园区企业,从规上企业到中小微经营主体,分层分类明确服务重点,确保法律服务无死角、无盲区。
专业力量聚成“服务队”。整合全市1400余名专业律师资源,组建80个市县两级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团,打破“坐等咨询”的传统模式。通过主动走访、专题座谈、政策宣讲、招商护航等方式,将法律服务延伸至企业生产经营一线:进园区解读合规政策、入车间排查用工风险、随招商团队提供法律支持,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专业法治帮助。
全市律师精准对接企业在合同审查、知识产权保护、合规管理等多方面的法律需求。颍上县依托“颍律先锋”志愿服务平台,打造“1+30县乡全覆盖”服务网络,推动“产业链+法律服务”精准对接;市区与阜阳经济开发区、阜合产业园区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针对园区企业集中的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保护等需求,定制专项服务方案;乡镇司法所联合法律服务团,为县域小微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的法律指导,真正让法治服务扎根基层。
对接全方位,线上线下融合破壁
打造法治窗口线上平台。搭建“企呼律应”法律服务平台,整合AI智能咨询与人工服务,开发“合同模板下载”“法律风险摸排”“合规指引查询”等功能。企业可根据需求自主选择智能解答或专业律师对接,实现“指尖办、随时办”。平台运行以来,已累计处理企业咨询工单216件,生成法律文书105件,合同文书下载量达426次,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无事不扰,有呼必应”的服务温度和速度。
线下服务开展深度“法治体检”。结合“法律服务进万企”“法治体检专项行动”等活动,组织律师团队上门为企业“把脉问诊”。从合同审查、知识产权保护到劳资纠纷化解、合规体系建设,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建立“服务工作日志”和“企业需求问卷”制度,精准记录企业法律痛点,形成“问题梳理—方案制定—跟踪反馈”的闭环服务。
重点项目筑牢法治护航墙。实现133个省重点项目法律服务全覆盖,组建专项服务团队进驻项目现场,在项目谈判、合同签订、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等环节全程提供法律支持。针对项目推进中的用地合规、招投标风险、工程款结算等问题,提前介入、主动防范,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合法合规、顺利推进。
产品全周期,精准匹配企业需求
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产品矩阵。围绕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重生期”四大阶段,研发40余项标准化法律服务产品。初创期提供公司设立、股权设计、项目审批等基础服务;成长期聚焦投融资合规、知识产权保护、市场拓展法律支持;成熟期侧重合规体系建设、并购重组、数据安全等高端服务;重生期提供破产重整、清算注销、债务化解等保障服务,全方位覆盖企业发展需求。
强化服务宣传与成果转化。通过政府官网、新媒体等渠道,高频推送“三全”法律服务内容、典型案例和使用指南;编印《阜阳市企业合规蓝皮书》《企业全生命周期风险应对攻略》等实用手册,免费发放给企业,帮助企业提升法治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开展“法律服务产品进园区”活动,现场演示服务流程,让企业直观了解如何借助法治工具破解发展难题。
服务成效彰显法治力量。自推行企呼律应“三全”法律服务模式以来,全市律师累计实地走访企业2856家,组织政策宣讲、专题培训2083场次,撰写法治体检报告848份,梳理法律风险点2007个,提出专业意见建议3433条,帮助企业从“事后维权”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转变,有效降低经营风险,企业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下一步,阜阳市律师行业将持续深化企呼律应“三全”法律服务模式,优化线上平台功能、丰富服务产品供给、加强律企协同联动,推动法律服务从“企业找服务”向“服务找企业”转变,以更优质、更高效的法治保障,为阜阳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律师力量。
来源:阜阳新闻网
看完记得点个“赞”“在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