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我是安徽律师丨曹天楚:扎根基层的法律援助践行者
最新动态
我是安徽律师丨曹天楚:扎根基层的法律援助践行者
2025-10-143

编者按

曹天楚,男,安徽开仁律师事务所律师,2024年度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服务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

自2009年“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实施16年来,安徽省先后不间断选派16批82名、125人次志愿律师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援藏援疆志愿服务工作。2024年,我省派出9名律师参加2024年“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及援疆志愿服务工作,他们奔赴宁夏、新疆、西藏、贵州、青海、广西、海南等7个省(自治区),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51件,提供法律咨询8822人次,帮助化解矛盾纠纷171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706万元,开展法治讲座169次,通过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赢得了服务地党委政府高度赞誉和人民群众的信任信赖。



父母自2014年起连续多年辗转西藏、内蒙古、新疆等边疆地区开展法律援助服务。2017年大学毕业后,面对父母常年驻守艰苦地区、收入微薄的工作状态,我曾困惑不解:“为什么要坚持这样的选择?”




当年春节赴新疆探亲的经历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在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劳动争议仲裁院,目睹母亲陈贤被成摞案卷包围,仍耐心为农民工处理欠薪案件的情景,一位受助者连声道谢:没有你们的帮助,我的血汗钱根本要不回来!这幕场景让我深刻领悟:法律援助不仅是案件办理,更是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防线。




2019年取得律师执业资格后,我选择加入安徽开仁律师事务所,主动承接法律援助案件。首起承办的工伤保险待遇责任纠纷案件令我记忆犹新农民工马某在操作机床时右手四指被轧断构成十级伤残,企业却矢口否认劳动关系。历时两年,通过调取考勤记录、工资流水等关键证据,先后启动劳动仲裁和民事诉讼程序,最终为当事人争取到10.2万元赔偿。

2021年3月,接待89岁赡养纠纷当事人时,发现老人独居儿子家偏房,生活起居无人照料。经过三次家庭调解,从《民法典》赡养义务到传统孝道伦理多维度释法说理,最终促成三个儿子达成“每人每年轮流赡养母亲三个月,两个女儿定期探望”的调解协议。签字现场,老人噙着泪水说:曹律师给了我晚年的依靠。

执业六年间,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00余件,为农民工、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挽回经济损失逾800万元。




2024年9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从司法部领导手中接过“1+1”1法律援助志愿者旗帜后,我毅然奔赴贵州遵义红花岗区。针对当地农民工聚居区劳资纠纷高发态势,七个月内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承办法律援助案件50件,涵盖农民工欠薪、未成年人犯罪等类型。规范制作仲裁申请书、离婚协议等法律文书120份。处理政务工单280件,解答劳动权益、合同纠纷等咨询1000余人次。参与信访调解11次,妥善化解多起群体性矛盾。办理未成年人案件32起,对10名情节相对较轻未成年嫌疑人争取相对不起诉决定

执业至今,虽经历过调查取证受阻等困境,但受助农民工用讨回工资供孩子上大学的报喜短信,始终激励着我坚守初心。从江淮平原到黔北山区,我愿以专业与温情继续诠释法律人的使命担当。









策划:省律协宣传联络部

作者:曹天楚

编辑:顾雪寅、刘艳

校对:纪永德、潘璐璐

核:贾明桂

看完记得点个“图片赞”“图片看”哦↓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