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安徽青年律师西部锻炼丨法治工作扎根在人民群众里——青年律师张昊的西部锻炼纪实
最新动态
安徽青年律师西部锻炼丨法治工作扎根在人民群众里——青年律师张昊的西部锻炼纪实
2025-09-191


编者按

律师队伍是依法治国的一支重要力量,做好新入职青年律师的政治引领和教育培养工作至关重要。2024年8月,司法部启动“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广大律师积极响应号召投身西部锻炼行动。来自安徽省的12名青年律师深入到贵州、广西、宁夏等三地基层单位,开展西部锻炼和对口帮扶。

本期故事的主角是张昊——来自广东卓建(马鞍山)律师事务所的一名青年律师,在“司法部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中被安排到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九驿司法所锻炼学习。



作为一名响应司法部号召到西部基层锻炼的青年律师,我的工作地点是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九驿司法所,属于九驿街道,九驿街道下辖7个社区6467户27263人,其中奢香古镇是县城唯一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安置搬迁群众2945户12573人,有安置楼房75栋,行政区划为家园、幸福、同心三个社区。安置点搬迁群众生活习惯各有不同、社情民意复杂,令我的工作充满了挑战。

在九驿的工作期间,我的日常工作内容以接待咨询和代书、调解纠纷、普法宣传及入矫,通过及时的反问明确事情经过,告知群众自身的权利义务及合法的解决途径,尽可能地给出群众最简单明了可实施的办法,并且对必要的群众会留下联系方式,方便日后回访及后续有问题的及时解答,减少其交通成本。遇到其他单位主办的事情,也要明确指路,避免表现出此事不归我们负责的态度。免费的咨询与代书服务本意是为群众提供“法律兜底”,在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法律兜底”不仅是服务,更是信任的建立。许多群众因法律知识的匮乏而陷入焦虑,一句清晰的指引,一份规范的法律文书,往往能让他们重拾信心,据理力争。

在工作中,刚来时因为语言的差异常常让我难以及时了解案件的进展,于是我跟着司法所所长每天保持高强度的口语练习,陪同她上山下乡,深入到群众中去,从刚开始的听和观察,再到慢慢尝试自己沟通,一步一步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时刻保持着对工作的热爱与负责,坐下来静静地聆听居民的诉说,听不懂就多问几遍,表达不请吃就用写字去交流。秉承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去努力做工作,也逐渐获得了镇上政府工作人员和居民的认可。

在九驿,巨大的文化差异让我快速地认识、理解和学会用“双视角”分析问题,既要尊重传统习俗,又需引导规范意识。因为我在的奢香古镇是个4A景区,外地游客及商家很多,许多纠纷源于习俗差异,例如本地人重视口头承诺,而外地商户依赖合同条款。面对彝族乡亲“以信为约”的传统,我尝试用彝语谚语解释合同条款,如用“树无根不活,约无字不稳”这种接地气的话语强调书面协议的重要性,也让法律更容易被接纳。

非常感谢司法部组织的这次活动,让我在当地学习到了非常多的知识,也感受到了西部的风景秀美和人文关怀。但最让我难忘的永远是每次去社区走访调解离开时,当事人都会面带笑容地向我们表示感谢,在家门口与我们挥手道别,夕阳把山路染成紫金色,大山倒映远处的苍翠渺茫,房屋升起了炊烟袅袅,这一刻付出的喜悦贯穿胸膛,幸福的定义如此真切,也让我深深地理解了法治工作应该永远扎根在基层里,在人民群众里。

在锻炼期间,我主要参与法律咨询、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律宣传培训、人民调解等工作。截至2025年6月,接待群众咨询26人次,涉及民间借贷合同纠纷、劳务合同纠纷、同居关系纠纷、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等多个领域,涉及金额近200万元。协助接收社区矫正人员6名,参与14名社区矫正人员的日常管理和社区走访工作,参与132名安置帮教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共开展法治宣讲4场,受益人数近3000人,参与调解案件27起。

最后感谢司法部的“西部锻炼”计划,让我有此次学习的机会,感谢司法局领导的“放手”与信任,让我从“跟着学”到“独立干”,感谢同事们的包容与支持,让我迅速融入这里,也感谢群众真诚表达的瞬间,这份特别历练让我坚信,法治工作应该永远扎根在基层,在人民群众里。









策划:省律协宣传联络部

作者:张昊

编辑:顾雪寅

校对:纪永德、潘璐璐

核:贾明桂

看完记得点个“图片赞”“图片看”哦↓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