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地市方圆丨聚力四地·共育未来——黄山、蚌埠、铜陵、池州四地青年律师骨干人才训练营圆满落幕
最新动态
地市方圆丨聚力四地·共育未来——黄山、蚌埠、铜陵、池州四地青年律师骨干人才训练营圆满落幕
2025-09-022

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青年律师教育培养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助力青年律师成长成才,2025年8月22日至27日,由黄山、蚌埠、铜陵、池州四地律师协会联合主办,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承办的“青年律师骨干人才训练营”在杭州顺利举办。本次训练营汇聚四地100名优秀青年律师,以“交流”为核心纽带,创新培养模式、丰富活动形式,为青年律师搭建了跨区域的学习平台,开创了安徽省内多市联合培育青年律师的先河,为全省律师行业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01

首创联合模式

以“交流”打破地域壁垒

作为省内首次由四地律协联合发起的青年律师专项培训活动,本次训练营自筹备之初即以“打破地域限制、整合优质资源”为目标。活动由铜陵律协率先倡议,四地律协历经近半年协同推进,从课程设计、学员遴选到组织实施,全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蚌埠与黄山各选派30名学员,铜陵与池州各选派20名学员,学员结构兼顾地域代表性与专业多样性。

开营仪式上,蚌埠市司法局律师工作科科长李守卫指出,“四地联合办营,既是对青年律师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更是以‘交流’凝聚行业合力的生动实践。”黄山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徐华勇也强调,跨区域交流能让青年律师跳出“本地视野”,在思想碰撞中拓宽执业思路。从训练营筹备阶段的四地联合调研,到培训期间的跨地市交叉分组,再到结业后的长效联系机制建立,“交流”贯穿始终,有效促进了四地律师行业资源互补、经验互鉴,为未来青年律师联合培养提供了清晰路径。

02

多元活动并行

以“紧凑”提升培训实效

本次训练营为期六天五夜,课程体系围绕“政治引领+专业提升+实践锻炼”三大主线展开,依托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的优质教育资源开设核心课程,同时四地律协又设计多类互动活动,实现“紧张有序、学练结合”。

在专业培训环节,训练营设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当前刑事司法体制背景下的刑事辩护机遇挑战与技巧、DeepSeek智能体与律师的未来、涉外法律实务等专题,邀请高校学者、业界专家授课;现场教学环节,组织全体学员前往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重温建党历史,感悟“红船精神”。

为强化交流实效,训练营充分利用早间、晚间及课余时间,打造多元化互动场景,学员们一刻也未“闲着”。22号学员报到当天,即开展学员相互介绍交流会;23号开营第一天晚间,开展分组讨论,交流执业经验、分享执业心得和故事;每日课前,“微论坛”鼓励学员结合执业案例分享经验,“跨区域交流沙龙”聚焦四地法律服务市场差异与合作机遇;24号、25号晚间,则举办四地主题辩论赛,学员以跨区域组队方式展开对抗,最终评选出“最佳辩手”1名、“优秀辩手”3名;26号晚间,学员们自导自演的“文艺汇演”精彩纷呈,以歌曲、舞蹈、脱口秀、诗朗诵等形式融入法律元素,展现青年律师风采的同时,亦深化彼此情谊。紧凑的活动安排让学员在六天内既完成了专业知识充电,又建立了深厚的跨区域同行友谊。

03

树立交流样板

以“协同”推动行业发展

结业仪式上,铜陵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鲁传德希望全体学员把在训练营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争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为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池州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唐开发表示,本次训练营是四地律协着眼律师行业未来与发展,加强青年律师人才培养、夯实行业梯队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希望全体学员以此次训练营为新的加油站,把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以后能多交流、多走动、多合作。结业后,学员代表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培训不仅提升了专业能力,更与四地同行建立了长期交流渠道,未来将推动所在律所与其他城市同行开展业务合作。

此次四地联合青训营的成功实践,为安徽省律协进一步推动区域律师行业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各地律协要借鉴“四地联合”经验,围绕青年律师培养、业务经验共享、法律服务协作等领域开展更多跨区域交流活动,持续搭建全省性青年律师成长平台,助力青年律师在法治建设中担当作为,为安徽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供稿:黄山市律协、蚌埠市律协、铜陵市律协、池州市律协

编辑:顾雪寅

校对:纪永德、潘璐璐

核:贾明桂

看完记得点个“图片赞”“图片看”哦↓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