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安徽青年律师西部锻炼丨“做人民群众合法利益的维护者” ——我的西部锻炼笔记
最新动态
安徽青年律师西部锻炼丨“做人民群众合法利益的维护者” ——我的西部锻炼笔记
2025-08-273


编者按

律师队伍是依法治国的一支重要力量,做好新入职青年律师的政治引领和教育培养工作至关重要。2024年8月,司法部启动“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广大律师积极响应号召投身西部锻炼行动。来自安徽省的12名青年律师深入到贵州、广西、宁夏等三地基层单位,开展西部锻炼和对口帮扶。

本期故事的主角是王昕昊——来自安徽青合青(宿州)律师事务所的一名青年律师,在“司法部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中被安排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司法局城区司法所锻炼学习。



2024年,作为司法部选派的优秀青年律师,我有幸参与“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司法局城区司法所开展为期一年的工作。这一年,是我职业生涯中极具意义的一段旅程。从繁华都市到塞上小城,从专注个案代理到投身基层法治建设,角色的转变让我对法律的价值、律师的使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扎根基层,在实践中践行法治初心

初到灵武,这座被黄河滋养的城市给了我全新的印象。沙漠与绿洲交织的独特地貌,回族与汉族交融的人文风情,都让我对这片土地充满好奇。但更让我触动的是基层群众对于法律知识的渴求,以及司法行政工作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立足岗位,履行法律服务职责

在灵武市司法局,我主要协助负责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普法宣传等工作。一年来,我共接待群众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涉及婚姻家庭、劳动争议、土地承包、民间借贷等多个领域。针对每一位咨询者,我都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法律条文,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过去在律所,我习惯用“请求权基础”“举证责任倒置”这些术语为当事人争取最大利益;而在城区司法所,我首先要解决的是“话怎么说”。2025年过年前一位戴白帽子的回族大爷走进所里:“我女子(女儿)出嫁了,不养我,我要告!”那天,我和人民调解员把“赡养义务”翻译成“女儿给爹买面、买油、买药”,把“给付标准”换算成“一只羊羔多少钱、一袋面多少钱”。当大爷终于在调解笔录上按下手印时,他抬头冲我笑:“你们这个法,我听得懂。”我忽然意识到,法律在基层的第一次“出生”是纸面上的,第二次“出生”必须是方言土语里的。只有让法条脱下西装、换上布鞋,它才能走进炕头、走进羊圈、走进枸杞地。  

除了接待法律咨询,我还参与办理了法律援助案件50余件。在办理这些案件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尽心尽力为受援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2025年过年前,我又接手了一起挤奶工集体讨薪的案件。30名农民工在当地一个养牛场工作,养牛场因经营不善倒闭只留下一张工资欠条。农民工们多次找老板协商,对方都以没钱拒绝支付,后来干脆消失。眼看快到年关,大家急着拿钱回家,情绪十分激动。我介入案件后,先稳定住了农民工的情绪,为他们梳理了案件过程。随后,我调取了企业工商登记信息等证据,发现公司为个人独资企业的情况,公司账户上已经没钱了,但可以让唯一股东承担连带责任。于是我立刻追加了个人承担连带责任。果然诉到法院后,老板因为个人账户被封,出面解决此事了。当工人们领到工资时,一位有点跛脚的阿姨紧紧握着我的手说:“王律师,你可真是我们的救星啊!”

(二)参与调解,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人民调解是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重要方式,也是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来,我积极参与各类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共参与调解案件8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0%以上。在调解过程中,我始终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注重运用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化解矛盾、消除隔阂。

司法所全年受理纠纷1000余件,其中60%以上是家事、土地、邻里琐事。这些案子如果全部走诉讼流程,法院的门楣大概要被挤垮。2025年7月,一起“一只羊引发的血案”让我记忆犹新。当地两家养殖户因混群丢羊,从吵嘴到动手,一方头破血流,一方扬言“以命抵羊”。我跟着人民调解员下乡,把调解桌支在羊圈旁,头顶是嗡嗡的蚊子,脚下是踩得发黏的羊粪。

??我们从《民法典》第1165条“侵权责任”讲到“羊的耳标管理办法”,又从耳标讲到“两家过去是换过工的亲戚”。后来,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共识:按市场价赔羊,伤者的医药费两家各担一半,外加一句“明天一起宰羊,炖锅羊肉给娃娃们吃”。

这一年,我学会了三件事:把法条“降维”成生活场景。比如用“枸杞过秤”解释“证据保全”,用“宰羊分肉”比喻“按份共有”;把情绪“升维”到法律框架。面对哭喊的当事人,先递纸巾再递《人民调解法》,让他们知道“哭可以,但哭完还得按规矩来”;把自己“溶解”进这片土地。我开始习惯在调解前习惯用“尕”(方言意为“小”)称呼年轻人,习惯用“张三家的牛踩了李四家的田”举例。

??法律在基层不是冰冷的刻度,而是有温度的双手:一只手按住冲动的拳头,一只手扶起跌倒的尊严。这些记忆像一把钥匙,随时提醒我:法律的生命不仅在于逻辑,更在于那些愿意蹲下身、侧过耳、伸出手的人。

(三)开展普法,提升群众法律意识

普法宣传是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一年来,我积极参与各类普法宣传活动,共开展普法讲座20余场,发放普法宣传资料5000余份。在普法宣传过程中,我结合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选取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讲解,如《民法典》《劳动合同法》《土地管理法》等。同时,我还注重运用案例分析、现场互动等方式,增强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24年12月2日,我受灵武市融媒体中心邀请,参加了“直击宪场 法润灵州,宪法宣传周融媒体直播特别节目”,在直播中就新业态就业等当下热点难点问题为网友答疑解惑,展现了律师的责任与担当。

2025年6月9日,宁夏法治公众号以“全民普法,7.3万人次追剧学法律,灵武市创新打造融媒体普法品牌”为题,报道了5月9日我在灵武市融媒体中心《法治惠民生》栏目中接受采访的情况,该直播累计观看数量高达3.1万人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法律知识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学习,有力地推动了全民普法工作的创新发展。

在学校开展普法时,我尝试运用模拟法庭的形式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2025年5月,我在灵武市第五小学组织了一场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们分别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被告人等角色,审理一起未成年人盗窃案件。活动结束后,有个学生对我说:“王律师,以前觉得偷点东西没什么大不了,现在才知道可能会构成犯罪,太可怕了。”看到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法律的严肃性,我觉得这样的普法活动才有意义。


正视差距,在反思中明确努力方向

虽然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深刻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和差距。

(一)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基层法律服务涉及的领域广泛,涵盖了民事、行政、刑事等多个方面。在工作中,我发现自己在一些专业领域的知识还不够扎实,对一些新型案件和复杂案件的处理能力还有待提高。例如,在处理一起涉及行政复议的案件时,由于我对行政法的相关法律规定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案件办理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灵武市司法局行政复议中心的工作人员,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经常邀请我一起会商案件。

(二)基层工作经验不足

基层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复杂性,需要具备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群众工作能力。由于我之前一直在城市从事律师工作,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在与基层群众沟通交流时,有时不能准确把握他们的心理和需求,影响了工作效果。有一次,在调解一起邻里纠纷时,我一味地讲法律条文,双方当事人却越听越不耐烦。后来老调解员提醒我,农村人重情理,要先讲情再讲法。我调整方法后,先肯定双方过去的和睦关系,再慢慢引入法律规定,果然效果好了很多。

(三)创新意识有待加强

在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工作中,我发现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还比较传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普法宣传方面,主要还是采用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方式,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普法宣传,影响了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有一次,我想制作一些普法短视频发到网上,却因为不懂视频剪辑、不会运营账号而不了了之。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一是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深入基层,积累基层工作经验,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三是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的新方式、新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收获感悟,在成长中坚定法治信念

一年的西部锻炼经历,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对法律、对律师职业有了更深刻地感悟。

(一)法律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坚实后盾

在基层工作中,我看到了许多群众因为不懂法律而遭受不公平待遇,也看到了许多矛盾纠纷因为有了法律的介入而得到妥善解决。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法律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坚实后盾,是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武器。作为法律工作者,我们肩负着维护公平正义、推动法治建设的重要使命,必须始终坚守法律信仰,严格依法办事,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二)律师的价值不仅在于胜诉,更在于服务社会

过去,我认为律师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为当事人赢得诉讼上。但在基层工作中,我发现律师的价值远不止于此。通过提供法律咨询、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开展普法宣传等工作,我们可以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律师不仅是法律事务的代理人,更是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者。我们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2024年12月5日,“法治灵武”公众号以“法援尽责暖人心、锦旗相赠表真情”为题,报道了我在灵武市法援中心收到受援人满怀感激赠送锦旗的温馨一幕,这面锦旗不仅是荣誉,更是对我工作的高度认可和肯定。

(三)基层是锻炼成长的广阔舞台

基层工作虽然条件艰苦、任务繁重,但却能让我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在基层,我们可以直接接触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盼,增强我们的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我们可以参与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纠纷,提高我们的业务能力和应变能力;我们可以感受到基层干部的奉献精神和工作热情,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工作。这一年的基层经历,让我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稳重,也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展望未来,在奋斗中续写法治篇章

一年的西部锻炼已经结束,但这段经历将成为我职业生涯中宝贵的财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在西部锻炼期间所学、所思、所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推动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我将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关注法律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同时,我还将注重学习基层工作经验和群众工作方法,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二)积极参与公益法律服务,践行社会责任

我将继续积极参与公益法律服务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为社区、农村等基层单位提供法律服务。通过参与公益法律服务,践行律师的社会责任,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法治建设

我将加强与其他法律工作者的交流合作,分享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共同探讨解决法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我还将积极参与法治建设的各项工作,为完善法律制度、推进司法改革、提高法治水平建言献策。

总之,在宁夏灵武市司法局一年的工作经历,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旅程。这段经历让我见证了法治给这片土地带来的积极变化,也让我明白了“做人民群众合法利益的维护者”意义之所在。这段经历将成为我职业生涯中宝贵的财富,激励我在未来的法律道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策划:省律协宣传联络部

作者:王昕昊

编辑:顾雪寅

校对:纪永德、潘璐璐

核:贾明桂

看完记得点个“图片赞”“图片看”哦↓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