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机会响应司法部的号召,积极参加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去基层面对群众、面对实际,有助于我深入实践、提高能力、提高素质。是丰富人生经历、拓宽视野的好机遇,是增长才干、积累经验的好机会,也是响应号召积极奉献、参加西部法治建设的机会。我时刻铭记工作职责,积极与基层群众同心协力、密切合作,树立联系群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努力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
2022年,偶然间看到了“安徽司法”发布的“法律援助1+1让信念闪光”的文章,文中提及到西部支援的种种经历,诸如对待当事人:再多尽一点心、让受援人少等一会、少跑一趟、应援尽援。从此便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服务西部的种子。当时光辗转来到了2024年6月12日下午,恰好看到了“合肥律协”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关于合肥市选拔优秀青年律师到西部锻炼的通知》,我在考虑到个人的情况后,征求了我家人的意见,坚定了自己前往西部的选择。直到现在,回忆起填写报名表格的那刻坚定,我也不悔当初的抉择。作为律师,我相信每名律师都有自身追求的价值意义所在,响应国家号召、服务西部是我作出选择的首要原因。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西部地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也希望与其他志愿律师一同继续努力,不忘“人民律师”的使命与担当,尽心履职,不辱使命,持续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作为一名青年律师,我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到“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中来。在西部锻炼中,我作为团队中的一员,应当解人民所困,疏百姓所愁,体现现代青年律师的责任与担当。务必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务必务实进取、敬业奉献,努力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新作用、作出新贡献,让自己的热血青春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时代同频共振、同向同行。我将珍惜本次来之不易的机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一名合格的青年律师。
我报名参加“青年律师西部锻炼”,源于过往援助西藏的亲身经历。在那片土地上,我深切目睹了各民族群众对法律服务的热切渴求。西部地区宛如一片广袤无垠的法治建设“蓝海”,亟待我们以扎实的法律专业素养去精耕细作,律师群体应积极投身其中。奔赴西部,我将接触到诸多未曾涉足的法律事务,尤其是那些与当地风俗习惯、少数民族政策相关的复杂问题。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中,我既能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真实的法律需求,又能为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融合贡献微薄之力。对于安徽青年律师来说,此次西部锻炼之旅,既承载着个人职业发展的美好期许,也肩负着践行社会责任的光荣使命,我们将在西部积累宝贵经验、锤炼过硬才干,以青春的活力与满腔的热情,为西部法治事业倾尽全力,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青年律师的精彩篇章。
青年律师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新生力量,应当秉持初心,积极投身于中国法治建设的时代洪流中,将个人梦想融入法治中国梦。西部锻炼计划不仅是我参与国家法治建设的宝贵机遇,更是一个挑战自我、锻炼自我、实现自我的宝贵机会。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宁夏的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
我深感荣幸能够成为首批西部锻炼青年律师中的一员。从颍州西湖畔到贵州南大门,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我珍惜此次历练机会,不断锤炼意志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增长才能学识,笃行不怠,以实际行动诠释法律人的责任与担当,努力成为有情怀、有担当、有力量、有贡献的“四有”律师,为法治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从青涩的实习律师到独立执业的蜕变之路上,难免出现束手无策的问题,困惑和迷茫交织缠绕。当司法部启动青年律师西部锻炼项目时,我毫不犹豫地递交了申请,渴望在基层法治实践中寻找答案。8个月的淬炼让我触摸到法律职业更辽阔的维度:在接待室直面市井百态,面对前所未见的复杂案情仍然要给出清晰的回答;走访社区矫正对象时,既要以法理丈量罪错边界,更需用人文关怀重燃他们对生活的期待;调解现场犹如微型剧场,既要共情当事人的悲欢,又要适时抽离以法律为尺丈量是非;开展法治宣传时,斟酌每一个案例的讲述方式,希望让法律条文真正地走入人心。法律人的价值不仅在于法庭上的慷慨陈词,更在于把法治的光照耀到每个需要的角落。
我与西部群众接触工作中了解党情国情、体察社情民意、学做群众工作,培养爱党爱国、心怀人民、堪当重任的新时代青年律师后备力量,更好满足西部地区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以律师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是青年律师骆承欣,来自安徽金亚太(芜湖)律师事务所,2024年8月,我怀揣着对公益服务的向往与热情,很有幸地成为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中的一员,并被派往服务地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进行锻炼,至今已八月有余。所在的服务地为我提供了多样的锻炼机会和学习平台,让我有机会亲历参与者、服务者、受益者三种角色的转换,不仅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看到了基层法治工作人员的不易;也让我对青年律师肩负的法治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使命如磐,尤需蹄疾步稳”,在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持的同时,更要有一颗热忱的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全力以赴、奋斗不息。
为何要去西部锻炼?我想是热爱,是对律师事业的热爱,是对西部的热爱。为了这份热爱我也克服了种种困难,既然作出选择,就要坚定地迈开步子。这是一条充满挑战、收获成长的旅程,也是我人生中非常难忘的一段经历。我怀着满腔热情向西部出发,时刻不忘志愿服务宗旨,时刻不忘党的教导,弘扬志愿精神。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会努力克服。我会认认真真办好每一个案件、细心解答每一次咨询。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希望用我的热爱与奋斗,书写精彩的青春年华。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律师,在了解到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后,我深觉这是一个锻炼自我的好机会。在广西的工作中,我时刻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着责任去直面问题,团结一致,尽力而为,用“积极行动和尽力做到”做好法律服务工作,展现安徽青年律师的精气神和智慧力量。
“新时代青年律师当以专业践行家国情怀,用脚步丈量法治温度”——这是安徽省“1+1”法律援助志愿者陈贤律师八年援边事迹给我的深刻感悟,为此,我选择暂别烟雨徽州,扎根乌蒙山区,开展法律援助锻炼。
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的日子里,我带着黄山“作退一步想”特色调解法的智慧,将200余次法律咨询化作定分止争的钥匙,把30余件行政复议案件变成依法行政的教案。从审查政府文件到社区矫正普法,从拆迁信访调解到代写法律文书,我以徽骆驼精神克服语言关、适应风俗关,让每个法律行动都带着37℃的人情温度。
一载西部行,终身法治情。当我看到彝族老乡握着调解协议书舒展的眉头,当社区矫正对象因法治课重燃生活希望,我读懂了“1+1”法律援助志愿者的初心密码:中国法治进程需要千万个陈贤律师在高原荒漠播撒火种,更需要青年一代在基层大地接力耕耘。这就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律师对“五四”精神最赤诚的回应。
看完记得点个“赞”“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