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问初心 说发展|奋进新时代 展现新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芜湖律师行业发展综述
最新动态
问初心 说发展|奋进新时代 展现新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芜湖律师行业发展综述
2025-04-102

芜湖因江而兴,自近代开埠以来,迅速成为“四大米市”之首,被孙中山先生盛赞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芜湖全市上下踔厉奋发、砥砺前行,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进入新时代,法治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石与保障,正深刻重塑着社会治理的格局与经济运行的秩序。芜湖律师顺势而动,秉持着对法治的坚定信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蓝图中精耕细作,全力为芜湖的法治建设添砖加瓦。

开创辉煌历史 共铸发展轨迹

(一)行业发展回顾

回望芜湖律师行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

1.恢复与初步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1980年4月,芜湖开始筹建法律顾问处。当时的律师工作机构主要承担一些基本的法律咨询和简单案件的代理,律师数量较少,业务范围相对较窄。

2.快速发展的培育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东风吹来满眼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法律服务需求的增加,芜湖律师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律师事务所数量逐渐增多,律师队伍不断壮大。律师业务范围不断拓展,除传统的刑事、民事案件代理外,开始涉足经济、涉外、海事等专业领域,专业性律师事务所也开始出现。

3.聚焦规范化与专业化的高质量增长期(党的十八大以来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芜湖律师行业迎来了历史的最好发展时期。在规范建设方面,芜湖市司法局加强对律师行业的规范管理,推动律师事务所、律师签订诚信执业、规范执业承诺书,强化警示教育督查督导,制度化规范行业建设。在专业化建设方面,开展律师专业水平评定评审工作,推进律师专业化分工,有效引导律师依法、诚信、规范执业。在党建引领方面,2018年7月芜湖市律师行业党委成立后,更加注重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推动党建带队建、促所建,将加强党的建设工作有关内容写入《芜湖市律师协会章程》和各律师事务所章程,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在律所规模扩大与品牌化方面,一些知名律师事务所开始在芜湖设立分所,为芜湖律师行业注入新理念、新动力。

(二)从业结构及现状

近年来,芜湖律师规模保持持续增长势头,以专职律师、社会律师为主体,以中青年律师为骨干,为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供了广泛而全面的法律服务。

律师事务所规模明显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律师聚焦主责主业,律师事务所的规模和律师队伍的数量均再创新高。截至2024年底,芜湖市共有律师事务所89家。其中,合伙律师事务所64家,占71.91%;个人律师事务所10家,占11.24%;外地律师事务所在芜设立分所15家,占16.85%。

律师人数保持高速增长,以中青年律师为骨干的芜湖律师行业发展迅速,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律师1665人。其中,29岁以下的律师195名,占11.71%;30岁至49岁的律师1067名,占64.08%;50岁至64岁的律师349名,占20.96%;65岁及以上的律师54名,占3.24%。近年来,30岁以下的新生代律师的数量和占比逐年提高,为全市律师队伍注入新活力。

以专职律师和本科以上高学历律师为主体。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市律师队伍中,有专职律师1145人,占68.76%;公职律师361人,占21.68%;公司律师74人,占4.44%;兼职律师78人,占4.68%;法律援助律师7人,占0.42%。本科及以上学历律师1631人,占全市律师总数的97.95%,律师队伍质量明显提升。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律师293名占全市律师总数的17.6%。

坚持党建引领 牢记初心使

(一)坚持党建工作全覆盖

截至2024年底,全市律师队伍中,有中共党员780人,占律师总数的46.85%。其中,专职党员律师363人、兼职党员律师54人、两公党员律师358人、法援党员律师5人。青年党员律师(35岁及以下)201人,其中专职党员律师112人、3人为党支部书记,兼职党员律师1人,两公党员律师88人。

近年来,芜湖市律师行业始终坚持党对律师工作的全面领导,扎实推进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市律师行业党委认真落实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全覆盖全规范全统领的要求,建立“市司法局党委领导、市委非公工委指导、市律师行业党委主抓、县区党建负责人协助管理、律所党支部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发挥头雁作用,选优配强律所党支部书记,将“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威望高”的党员律师推选到支部书记岗位上,实行党务所务“一岗双责”。按照标准化党支部建设标准,优化基层党组织架构,在加强党组织建设中为律师事务所发展把好舵。按照“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和“应建尽建”的原则,高标准建设律师党支部。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律师行业党组织43个(含1个党委、42个党支部),其中,26家律师事务所建立独立党支部26个,52家律师事务所建立联合党支部16个。另外,派驻党建指导员3名,覆盖无党员律所11家,确保全市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全覆盖。

二)扎实开展学习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律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芜湖律师党员积极参与学习党章党规,明确行为准则,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通过参加党组织的学习活动、在线学习平台等多种渠道学习,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践行党的要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按照中央要求,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芜湖市司法局党委的领导下和市委非公工委、省律师行业党委的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党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红色领航 律动为民”律师行业党建品牌,坚持党建引领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

践行律师职责 推动法治进程

(一)忠实履行代理职责

律师队伍是依法治国的一支重要力量,司法公正的实现离不开律师的参与。代理民事、刑事、行政等各类案件,是律师的基本业务。2024年,全市律师办理各类案件48345件;担任各类法律顾问2522家。办理的案件中,民事案件32118件、刑事案件5814件、行政案件1036件、非诉案件1096件、仲裁案件3450件、法律援助案件4831件。通过各类案件的代理,芜湖律师有力参与了全市的法治进程。

(二)助力政府依法行政

芜湖律师深度参与到政府的各项事务中,成为政府依法行政的得力助手。在重大行政决策环节,对决策事项进行全面的法律审查,从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等多维度进行考量,提前排除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避免决策失误导致的行政纠纷和资源浪费。在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方面,参与对文件草案进行细致的法律把关,确保文件内容符合上位法规定,使行政规范性文件真正成为政府依法行政的有效依据。在产生行政争议时,律师通过代理双方当事人,协助准确查明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并最终分清双方在行政行为中的法律责任。

(三)提供社区(村)法律服务

依托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工作机制,结合“乡村振兴法治同行”“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引导律师参与村(社区)法律顾问上门走访服务,开展“法治诊所”矛盾纠纷化解、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截至2024年,芜湖市共922个村、社区均配备了法律顾问,覆盖率达100%。担任法律顾问的律师共353人,年度提供现场服务5300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700余次,参与调解矛盾纠纷1300件,协助村(居)委会起草、审核、修订村规民约和其他管理规定200余件,为村(居)提供法律咨询、解答、引导等其他法律服务11400余次。

(四)履行法律援助义务 

多年来,芜湖律师一直勤勉尽责地代理法律援助案件,让法律服务普惠弱势人群。通过拓展法律援助覆盖面,主动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社区,开展法律援助和公益性法律服务。除了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外,芜湖律师还协助政府部门建立维权工作站、青少年维权岗、妇女维权工作站、残疾人维权岗等维权机构。花君律师三次远赴甘肃省玛曲县、董鸿尚律师远赴新疆塔城、俞春生律师远赴广西铁山港、王璐律师远赴广西桂林市永福县等边远地区成为“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律师,国家级公益志愿行动中多次出现芜湖律师的身影,体现芜湖律师的担当。花君律师、董鸿尚律师分别获得“全国优秀律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五)积极参政议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律师参政议政意识不断增强,履职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履职,努力为改革发展建真言,为行业进步谋良策,提交各类议案、提案。截至2024年底,全市有37名律师分别担任省市县(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十余名律师被聘请担任芜湖市人大常委会法律咨询专家。律师代表、委员出席“两会”,参加调研,以律师专业的视角围绕法治芜湖建设、百姓民生等建言献策。

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经济发展

(一)深度融入长三角法治协同

芜湖市全面落实长三角法治营商环境建设区域协同机制,强化创新协同驱动,加强互动合作,借鉴先进经验,推动建立统一的市场服务体系。在法律服务市场一体化进程中,芜湖律师行业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的律师行业开展广泛合作。通过业务交流、人才培训等方式提升芜湖律师的业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拓展服务领域,如在跨境投资、金融科技等新兴领域获取更多经验与资源,为企业提供更便捷、高效、专业的法律服务,满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企业多样化的法律需求。

(二)全力服务保障“双招双引”

法润江城,营商芜忧。芜湖市律师行业着力推进法律服务转型升级,根据不同的法律服务需求,组建专项法律服务团队,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提供专业化、全方位、跟踪式的优质高端法律服务。成立涉外法律专业委员会和涉外法律服务团,服务160余家进出口贸易企业;成立包括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内的“芜湖十大新兴产业法律服务团”,为新兴产业、企业经营决策、项目实施等提供法律服务;开展“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专项活动,完善市场主体合规治理机制,围绕企业个性法律需求,组织资深律师组成法律服务企业专家团,活动开展以来,走访企业500余家、开展培训和座谈讨论100余次、梳理法律风险点300余个、提出法律意见建议500余件。

(三)高位推动首位产业

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首位产业是芜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大支撑。2023年10月,芜湖市印发《关于聚焦首位产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行动计划》,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生态之城”为目标,高标准推进首位产业,致力于催生世界级产业集群。2024年3月15日,安徽省委常委会集体赴奇瑞开展现场办公,顶格支持奇瑞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要求芜湖打造世界著名汽车城。芜湖律师通过参与立法咨询、政策解读,为政府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帮助构建起符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法律体系。同时,为新能源车企在技术成果保护、环保合规、进出口等领域提供专业服务,护航首位产业健康发展。

(四)参与破产重组助力企业纾困

目前,全市共有21家律所取得了破产管理人资格。芜湖市破产管理人协会与阿里资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安徽省首个重整投融资平台。2024年1月5日,芜湖市召开府院联动工作会商会,围绕完善企业市场化救治和退出机制等方面进行广泛交流,达成一系列共识,要求健全破产联动机制等,为律师参与破产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制度保障和协同支持。

(五)加大涉外法律服务力度

为更好地服务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内企业,设立安徽深蓝(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律师事务所。安徽深蓝(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律师事务所作为全省首家自贸试验区律所,将发挥专业先锋作用,在服务自贸试验区建设上发挥专业及特色服务优势。举办涉外法律培训班,组织全市行政机关公职律师、企业法务、市律师协会涉外专业委员会律师等涉外法律服务相关人员参加培训。2024年以来培训20余次,共500余人次参加培训,有力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能力。

参与社会建设 开展公益服务

(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芜湖市在全省率先发布实施畅通普法为民“最后一公里”举措20条。实现全市“普法进书房”全覆盖,推进法治元素进口袋公园,善用“指尖宣传平台”,在全市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芜湖市律师行业组织开展“送法进社区、进校园”在法援中心、看守所、公检法等单位值班、“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讲”等活动。依托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辟专门的“法律咨询”窗口接待群众,组织市律师协会理事、常务理事、专委会主任、副主任轮流值班。窗口开设以来,累计接待群众咨询18000余人次,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二)多层次开展公益活动

芜湖律师成立了“红色领航、律动为民”志愿服务队,开展爱心活动。律师赴敬老院、贫困户送温暖,关注残疾儿童等公益活动成为常态。在疫情防控期间,芜湖市律师有500余人参加社区防疫工作;在抗洪抢险期间,芜湖市律师有200余人参加防汛工作;在复工复产期间,芜湖市律师有800余人深入企业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在芜湖市律师行业党委、市律师协会的积极组织下先后在疫情防控、抗洪抢险中捐款捐物累计达100余万元。充分展示了芜湖律师奉献爱心、热心公益、担当社会责任的行业正能量,极大地提升了社会形象。

奋进新时代,展现新作为。芜湖律师行业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精湛的专业素养、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深度融入芜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设进程,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与规范发展,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维护正义、恪守诚信的高素质律师队伍。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芜湖律师贡献源源不断的法治力量。

图片

供稿:芜湖市律师协会

策划:省律协宣传联络部

编辑:顾雪寅

审定:贾明桂

图片

看完记得点个“赞”“图片看”哦↓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