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问初心 说发展 | 续写新时代律师发展新篇章——蚌埠律师事业改革发展纪实
最新动态
问初心 说发展 | 续写新时代律师发展新篇章——蚌埠律师事业改革发展纪实
2025-03-116

收录于话题

#问初心 说发展

1979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上世纪八十年代,摄影师按下快门,蚌埠老中青三代10余名律师在“蚌埠市法律顾问处”牌匾的平房前留下一张珍贵的合影,标志着蚌埠律师工作恢复重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蚌埠律师心怀“国之大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融合蚌埠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打造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让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的脚步向着更广领域、更高层次迈进,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在法治蚌埠、平安蚌埠建设进程中奋力谱写新篇章。

近年来,蚌埠律师队伍不断壮大,律师事业取得快速发展。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律师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律师执业环境持续优化,律师协会组织、协调和服务能力显著提高,行业自律管理不断加强,律师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行风行貌建设呈现新气象。

坚持党的领导,筑牢蚌埠律师事业发展的“根”与“魂”

强化基层党组织覆盖建设。在3人以上正式党员的律师事务所100%成立党支部并选派党建指导员加强工作引导,无党员律师事务所实现党建指导员派驻全覆盖,确保“党旗插在每一家律所”。全市专(兼)职律师党员比例达到41.1%、所有律师(含“两公”和法援)党员比例达54.8 %、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形成了“党建引领、全员参与”行业格局。持续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强化党组织在律师事务所重大事项上的政治把关作用。将党建工作纳入律师事务所年度考核指标,督促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定期开展党支部换届提醒和检查,确保律师事务所基层党组织规范化管理。2020年,蚌埠全面完成新时代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全覆盖全规范全统领三年攻坚任务。同年7月,市律师行业党委在全市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做经验交流发言。

深化党员教育与政治引领。组织党员律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执业纪律职业道德等学习教育活动,编印《执业律师违法违纪警示录》,深入蚌埠监狱开展警示教育,并定期举办政治轮训、党课学习等活动。2024年,全市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讲党课200余次,集体学习400余次。近年来,涌现出大批优秀党员、优秀党组织等典型,陈保春、张中新荣获“全国优秀党员”荣誉称号,安徽治邦律师事务所、安徽径桥(蚌埠)律师所被表彰为“全省优秀律师事务所党支部”等。

优化“党建+”品牌项目与融合模式。印发《关于开展蚌埠市律师行业“6+6 党支部结对”活动的通知》《党员律师进社区“亮身份、践承诺、作表率”实践活动方案》,组织全市律师事务所(联合)党支部百余名律师对接社区,打造“法治社区”和“党建+法治文化”品牌项目。首创“党建+公益”融合模式,组织律师参与“法律服务进万企”“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优化律师法律服务 助力重点项目建设”等公益活动,党员律师协助社区疫情防控 3000 余人次,年均提供法律咨询2万余次,捐款及捐赠防疫物资3万余元。


坚守人民律师本色,永葆蚌埠律师事业初心与使命

一直以来,蚌埠律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践行“执业为民”理念,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履行律师社会责任,主动参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当好法治蚌埠、平安蚌埠的“助推器”。

服务法治政府建设和乡村治理工作。引导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为政府各项重大决策以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要经济活动建言献策。印发《关于建立党政机关聘请法律顾问备案制度》《蚌埠市党政机关听取法律顾问(公职律师)意见决策事项清单》等,实现法律顾问工作全覆盖。2024年,全市165名律师担任各级党政机关法律顾问,为党政机关依法行政、依法决策提供法律支撑。安排223名律师、5名公证员、89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23名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通过“一对n”的方式,担任全市1139个村居法律顾问,建立1139个法律服务微信工作群,实现了“一村一法律顾问”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全年共为村(社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约1.5万余人次、举办法治讲座72场、参与调解185件,实现公共法律服务“覆盖更广、获取更方便、使用更简单”的工作目标。

助力法治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律师职能作用,组建各类专项法律服务团、志愿队;出台系列服务举措,为全市重点领域、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加强对全市规上企业法律服务工作的力度,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制定系列活动方案,主动帮扶中小微企业,创造优良法治环境,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证券、投融资、企业并购、破产重整、海事海商、涉外与自贸区法律服务;深入企业广泛开展“法治体检”活动,通过设立法律服务工作站、律师调解室,开展法治培训、法律体检,为企业梳理法律风险点,提出预防风险解决纠纷意见建议,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广泛参与公益活动。一是开展法治宣传系列活动。以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电视台为抓手,分层分类、因人施教,采取专题讲座、以案释法、法律知识问答等形式,结合鲜活生动的事例,充分发挥律师专业优势、实践优势、信息优势、传播优势,使法律法规等融入各领域,推动宣传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我市主流媒体开辟宣传专栏、服务热线,做到每周有声音、有文字、有图像。其中,创办的《律师热线说法》栏目获“安徽省社教类名牌栏目”,与市广播电视台联办的《法律在线·律师说法》坚持了二十余年,深受市民欢迎。二是参与信访接待值班。积极参加各级公检法机关、信访单位的信访接待和涉法涉诉信访(信访超市)值班,依托各类律师调解室,扎实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努力将问题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2024年,全市100余人(次)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咨询和处理案件,在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律师事务所设立律师调解室近100个。三是履行法律援助义务。近年来,我市共有4名优秀律师奔赴云南、贵州、新疆等西部偏远地区参与“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青年律师西部锻炼工作,其中张中新律师先后荣获省首届优秀公益律师、司法部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全国律师行业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每年,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约5000 件,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法律服务约2000件。2名律师获全省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案例三等奖,5名律师获全省刑事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案例一等奖。

如今,蚌埠律师已经成为公共法律服务“热心人”,成为社会矛盾解决的参与者、协调者、预防者,成为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言人,为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为法治蚌埠、平安蚌埠贡献着律师智慧和力量。


深化行业改革,厚植蚌埠律师高质量发展根基

蚌埠律师事业始终坚持改革统领,紧跟我国律师制度改革步伐,践行创新理念,走在全省前列,是全省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实验田,在实践中贡献了蚌埠经验。45年的改革历程,总的来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至1989年恢复重建。1980年2月蚌埠恢复市法律顾问处,到1985年有律师16人、律师工作者8人,计24人。1986年,市、县均设立法律顾问处,有专兼职律师35人。机构小,人员少,业务量小(诉讼案件年均约800件),业务领域单一(主要是刑事辩护),办公条件简陋,“吃大锅饭”是这一时期律师工作的主要特点。

第二阶段:1990年至1999年全面改革。进入90年代,蚌埠律师业务实行市场化运作,律师经考试考核、登记注册,可向社会承揽业务。1993年,经批准成立合同制的未名律师事务所和个人领办的李诚律师事务所。之后,律师事务所数量明显增加,到1996年达到18个。

1997年,蚌埠律师事业快速发展,形成多种形式并存、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影响与作用日益增强。当年底,全市共有律师事务所22家、律师196名。全年,律师办理各类诉讼案件3293件、非诉讼法律事务657件,业务创收呈几何级增长。

1998年,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律师事务所已有23家、律师209名,9个公办律师事务所全部脱钩改制为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同年6月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律师协会,会员218人,律师业务逐步向金融、证券、房地产、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拓展。1999年,继续拓宽法律服务领域,全市律师积极介入证券、金融、国企改革、房地产等领域,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更好的法律服务。

第三阶段:2000年至2004年的规范发展。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清理整顿、规范管理,持续推进市场化运作。2001年,市司法局直属12个律师事务所全部改制为合伙所或合作所。2003年,全市律师工作改革推出新举措,以强化职业道德、执业纪律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强律师诚信建设四项制度,清理不符合条件兼职律师30多名。2004年,进一步规范法律服务市场秩序,用8个月时间、分五个阶段开展了集中教育整顿工作。

第四阶段:2005年至今的深化改革。2006年,建立律师事务所和律师诚信档案,出台《珠城十佳律师评定标准》和《诚信为民示范所评定标准》,评选表彰首届珠城十佳律师、6个诚信为民示范所,2011、2024年先后评选第二届、第三届珠城十佳律师。

2011年,承办“律师行业创先争优推进会”“法制工作现场观摩会”“法制宣传工作现场会”等多项全省性大型活动,开展律师事务所档案管理达标升级、律师事务所内部管理大检查、律师综合信息系统大检查等活动。2012年,挑选4名优秀律师到党政机关挂职锻炼。2016年,推进律师事务所等级化管理,开展律师事务所等级评定,有效提升律所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水平。2018年,重点推进公司律师制度建设,实现公司律师“零”突破。2019年后,持续扎实推进律师调解、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和律师专业水平评定三项重点改革试点工作。

2021年,全市律师事务所在全省率先启动群众满意度评议工作,累计评议1614次,满意率98.9%。2022年,实现298家市县级党政机关公职律师工作、372家市县乡三级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工作和1139个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2023年,在全省率先建立“全球一小时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形成覆盖97个国家167个国际城市的全球法律服务网络,为外向型企业提供15大类158个子项的一小时、一站式、一条龙的全方位法律服务。截至2024年底,全市律师事务所达到49家,律师总人数突破1千人。

45年,是一道时光印记的长度,记录着风雨兼程开拓进取的速度;45年,是一条岁月长河的刻度,丈量着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脚步;45年,是一个梦想坐标的维度,承载着使命初心执业为民的温度。忆峥嵘岁月,蚌埠律师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砥砺前行,不断推进律师制度改革和律师行业发展,走出了一条行稳致远的奋进之路,为法治蚌埠、平安蚌埠建设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图片

供稿:蚌埠律协
作者:李守卫、袁士东
策划:省律协宣传联络部
编辑:刘 中
审定:贾明桂

图片看完记得点个“图片赞”“图片看”哦↓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